(公策)
公共政策的制定,常被期許要符合公平正義原則。(一)何謂公平正義?(二)如何判斷一個政策是否符合公平正義原則?請舉例說明之。【97原特三】

 (一) 公平正義(原則)之意涵:

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義就是個人對團體有所負擔,團體對個人有所分配。正義有適當調和利益,以及分配之意。惟如何分配才叫做符合公平正義原則,這是具有爭議性的,因為無論任何一種分配方法,都未必最好,因此有關公平正義的原則有其討論之必要,茲論述如下

 

     1. 個人福利的最大化:這種正義觀源自新古典經濟學的"方法論的個人主義",認為社會的總體福利(公共利益)等於個體福利的加總;因此,當社會中每個人的福利達到最大化,就是社會總體福利的最大化。

 

    2. 保障基本福利:這種正義觀源自福利經濟學,它以柏瑞圖最適(Pareto Optimum)作為標準。保障基本福利係指社會中某些人在擴大自身福利時,卻不惡化其他人的福利。它主張透過市場完全競爭政府介入保障,將不存在負向外部性的分配狀態

      3. 淨福利的最大化:這種正義觀源自於福利經濟學,它修正了保障基本福利的公平正義原則。淨福利的最大化指出,若一個社會能有效地創造淨利益(全部效益減去全部成本),並且將該淨利益用來補貼競爭過程中受損失的團體或個人,則社會狀態就是合乎正義的

      4. 重分配福利的最大化:它是羅爾斯(John Rawls)所提出。重分配福利的最大化係指,一個社會若能將福利重分配給社會中較具弱勢的團體或個人,並以弱勢團體的重分配利益最大為主要的目標,則該社會狀態就是合乎正義的

 (二)如何判斷政策符合公平正義原則、以我國教育政策為例說明:

   1. 判斷一個政策是否符合公平正義原則,吾人以為可以以重分配福利的最大化原則作為判斷標準,以有效調和政策利害關係人之多元目標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以我國教育政策為例,首先,教育的發展必須符合社會正義原則,依照重分配福利最大化的公平正義原則,教育的提供必須符合機會均等弱勢團體重分配利益最大化的標準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例如:在教育內容方面,涉及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,比方偏遠地區的學生是否有足夠的教育資源,使學生學習和參與機會能與市區學生均等。例如在競爭條件方面,比方社經背景、聰明才智等條件必須考量,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能夠多方面發展。

         3. 教育政策需考量弱勢族群的議題,給予積極的差別待遇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Rawls「公平正義」理論的應用而言,若要制訂出符合「社會正義」的教育政策,重視弱勢族群的需求是必須的。為了讓教育弱勢者能夠獲得最大福利,必須採取「積極的差別待遇」政策,對於原住民、身障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,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,提供教育弱勢者較多的福利資源與學習機會。

 

 


(公共政策:弱勢最大化的公平正義。從Jown Raws, Kent的觀點)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LT0QSKczvM

 

 First of all, readers need to know what is "Maximize redistributive welfare", it is based on J. Rawls "正義論".
We can define 重分配福利最大化 as "當一個社會能將福利重分配給社會中較具弱勢者,且重分配福利為最大化",此時該社會狀態符合公平正義之原則。

Secondly, readers(used "we" as follows) need to know the condit
ion of J Rawls' 正議論, esp 無知之幕 (the veil of ignornance) that I post just now.
What is 無知之幕, it is understood 我們必須放下一切個人特質,在不知道個人能力’權力與優勢劣勢等可區分人我高低之狀態。 而於此狀態下能夠符合 J. Rawls, Kent 認知簽訂契約的公平性。>>>延伸至公平性原則:(弱勢者)重分配福利最大化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wannahi 的頭像
    iwannahi

    iwannahi的部落格

    iwanna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