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公策)
根據學者的觀察分析,政府政策議程建立中,可能扮演三種創始者的角色。試詳述政府扮演三種創始者角色的內容,並針對此三種角色扮演分別提出公共政策的應用案例。【100身心三等】

國內學者(丘昌泰)認為權力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中,扮演關鍵性角色,政策形成就是權力運作與互動之過程。其包含:決策制定、非決策制定與意識形態的霸權,三種角色意義與其應用案例分析如下:

(一)決策制定(權力的第一面向):政府運用公權力來設定議程,因此政府是政策催生者、決策者

   1 R. Dahl 定義權力是指"A有強制力要求B去做B所不願意做的事",意味著權力是一種控制行為。

   2 案例:交通部規定於春節期間,為舒緩高速公路壅塞情形而實施高乘載車輛管制政策,所有駕駛人必須遵行該項規定。代表決策內容隱含政府對所有駕駛人權力的運用。而於執行階段,若駕駛人違規,政府有懲罰權力,進而控制人民之行為符合規定。

       3 政府扮演決策制定者的角色,可用議程設定過程模式之內在催生模式(外在、動員、內在)說明:該模式主要發生在國家統合主義的國家,特點是議題的催生、形成與發展到政府議程完全都在政府內部,未曾擴展到民間社會,其原因是基於政治與技術上理由:

    (1) 政治理由:該國家決策制定採取國家統合主義型態,政策制定須由政府主導,各個利益中介組織由政府設置,並進而干預或管理轄下的資方及勞方團體,反映著國家機制主義 (Statism)的理念,認為國家干預是解決政治難題、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適當手段。

    (2) 技術理由:政策議題過於複雜與專業,必須由政府機關與利益團體協商決定。

 

(二)非決策制定(權力的第二面向):政府是抑制者

  1 夏許奈德 (Schattschneider)認的偏差動員理論 (the mobilization of bias)認為:任何一個政權,為了求生存,對於可能威脅到生存的問題,必然會設法使其無法達到政治領域,使其無法列入政策議程內,於是動員社會偏差,挑起某些衝突,而壓抑某些衝突。

  2 上述的動員社會偏差,乃是 A動員政治系統中既存的偏差,B間接形成"非決策"的方式。"偏差"指規範、慣例、法則或程序,經由偏差,可抑制住具有威脅性的需求或問題。

      3 案例:執政黨對於取消部分退休公務人員年終慰問金之政策,一開始動員社會偏差,刻意強化社會大眾對於年終慰問金的觀感不佳,以排富條款取消年終慰問金政策來減少民怨,實際上年終慰問金只是公務人員福利之中的一項,因此經由偏差動員,抑制住更大衝突,即"公務人員退休金與 18趴"之所得替代率與其他行業之間的差距。

 

(三)意識形態的霸權(權力的第三面向):宣傳者角色
   1 陸克斯 (Lukes)認為,有權力的政府可能利用意識形態的霸權,建構有利於統治者的社會意義,形塑民眾的價值觀,使民眾易於接受掌權者統治權的正當性。

        2 政府 a運用意識形態來 b 建立政策議程的角色宣傳者。根據學者柯柏 (Cobb)界定議程設定過程模式,其中動員模式下,政治領導者將政府內部所發動之問題向社會宣傳,並透過傳播媒體得到社會大眾對於該議題的支持,然後議題再回到政府議程。

   3 案例:美國健康政策的研究指出,醫學專業者幾乎成為一個支配性價值體系,不僅形塑該體系內的價值信仰,且所有的作業程序、組織結構與專業倫理都是醫學專業者所控制,政策議程自然是他們所掌控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wanna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