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組織視為是種系統理論(Systems Theory),其基本要旨有那些?試請說明之。【99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考試試題】

 系統理論(system theory)是行政學自1960年代起,開始重視外在環境,視組織為開放系統,公共組織的目的即在於適應外在環境,系統理論即在於改進傳統理論及行為理論只重視組織內部的研究,而嘗試以整合、系統方法來從事行政學研究。事實上,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後,日趨複雜,變動快速,知識變得高度專化與分化,由於行為理論時期(1930~1960)致力於分析性、實證研究的方法,難以建立普遍的理論架構,因此系統理論的出現有在行政學研究典範上的重要意義。以下茲就題意,說明系統理論之基本要旨:

一、理論基礎:是權變理論,也就是說組織管理沒有一套最好的方法,管理者需因人事時地物之不同而採取適當的組織型態與管理方法。

二、核心價值:兼顧"效率"與"效能"。效率代表過程,就是產出與投入之比值,而產出等於手段、方法。效能代表產出,就是達成程度的百分比或是"有或無"。在權變觀點下,最好的管理乃是效率與效果並重,缺一就代表管理失敗,而衡量組織績效也可用這兩個標準。如果效率低,代表資源有浪費,而效能標準,則提供組織達成目標之距離或是成功與否重要資訊。

三、主要論點:開始重視外在環境,視組織為一個開放系統,適應外在環境是組織的重要目標。以社會學者帕森斯(T. Parsons)所建構社會系統理論重要主張中,帕森斯提出三大管理階層,其中策略階層之主要功能有對外的適應,而管理階層也處在半開放系統中,亦有適應功能。適應(adaptation)即指當內外環境變動時,系統必須有妥當的準備和相當的彈性,以適應新的變化,減輕人員緊張、與摩擦的不良效果。

四、研究觀點:是生態研究,認為組織是一個有機體。組織有適應外在變化之功能,且組織的內部系統能夠對環境作用進行回饋,進而產生新的投入,作為必要修正或是支持的依據,即組織控制,因此系統理論認為組織是一個反饋系統,透過反饋(feedback)過程,使組織能夠反思或輸入新的能源,避免組織走向錯誤的方向。

五、人員重視、管理方式:生理與心理兼顧;人性是善、惡並存,因為人有個別性,人員管理方面必須因應個別偏好來採取不同的激勵方法,因此系統理論認為權變地運用激勵因子與保健因子,是較為妥當的人員管理方式。而其管理方式,兼採人性激發與監督制裁的方式來管理,在權變理論中會認為,領導管理沒有一種最好的方法,因此一律採民主式領導或獨裁式領導都不可取,而是應該就人員的教育程度、文化水準、工作性質、領導者與部屬關係、職位權力來權變運用各種激勵方法。例如學者費德勒 (F. E. Fieldler)提出的權變領導理論,管理當局依情境選擇適當的領導者、領導者適應情境採取不同的領導方式。

六、效率觀點:兼採社會效率觀與機械效率觀。所謂社會效率觀指的是社會系統與組織系統整體的效率都能夠提升,亦即除了達成組織目標,還要能夠顧慮到外在環境之回應。而機械效率觀則是指技術層面、個人工作之效率。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wannahi 的頭像
    iwannahi

    iwannahi的部落格

    iwanna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